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何美娟-跟师笔记分享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指导老师

王仁平  

继承人

何美娟

 

跟师日期

2024-03-15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

随诊记录:跟师笔记内容

孙兰萍,女,65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舌胖大,苔腻,脉滑。

治法:温阳益心,活血化痰。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处方如下:柏子仁12g,生地30g,太子参15g,丹参30g,酸枣仁20g,茯苓15g,五味子20g,麦冬12g,当归12g,龙骨30g,炒山药20g,莲子20g,川芎12g7剂,水煎服。

老师分析: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针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互呈,治以温阳益心,活血化痰,标本同治。药用瓜蒌、薤白、半夏燥湿化痰,宣痹散结。但此乃宿疾,单用经方,药力尚显单薄,扶正之力不足,祛邪之功稍浅,难取速效,故加以人参大补元气,补益心脾,振奋心阳而通心脉,资脾化源而杜痰湿;黄芪补心气以升元阳,益脾气以利水湿;桂枝温经通阳宣痹,尤善通心阳,枳壳行气除痞;厚朴行气消痰,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温阳益心,活血化痰之功。心气略不足,故心神不宁,加麦冬清热益气养阴,降心火,益心气,退热邪,再防邪郁化热伤阴;加枣仁安心除烦,养心安神,助血益脾。本方针对冠心病气虚痰瘀证而设,益气养心,行气豁痰以治其本;活血化痰,以治其标。全方以补为通,通补兼施,补而不助其壅,通而不损其正,共奏益气养心,活血化痰,兼以行气之功,邪正兼顾,标本兼治,故病可愈。

 

带教单位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指导老师

王仁平  

继承人

何美娟

 

跟师日期

2024-06-20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

随诊记录:跟师笔记内容

曹三梅,女,59岁。心悸,汗出、纳呆,尿少浮肿,舌淡苔薄,脉象结代。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治法: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方药:生脉饮加减。

处方如下:党参60,麦冬30,五味子30,苦参30,玉竹157剂,水煎服。

老师分析:生脉饮可适用于心肺气阴两虚之病机,不仅用于外感热病,而且能治内伤杂病。临床常见:心悸、汗多、口渴、气急、苔净、脉虚数或不齐等脉症。

该方的人参可按不同的病证,区别应用:

气阴两虚甚而偏于寒者,用别直参(高丽参);气阴两虚甚而偏于热者,用西洋参;气阴两虚轻者,用党参。

该方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之作用。

若夹阳虚者,可用附子生脉饮;若气虚甚者,可用黄芪生脉饮;若夹咳嗽、水肿者,可用葶苈生脉饮;若夹心律不齐者,可用苦参生脉饮;若夹心悸者,可用琥珀生脉饮。心神失宁,有少寐、梦扰症状,加用枣仁、柏子仁;血瘀阻络,有心痛、舌质紫症状,加用桃仁、丹参;水湿内滞,有足肿、舌胖症状,加用茯苓、猪苓;阴虚阳亢,有心悸、怔忡症状,加用紫贝齿、磁石;心律不齐,加抗心律失常的苦参、葛根有效。

 

带教单位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指导老师

王仁平  

继承人

何美娟

 

跟师日期

2024-09-01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

随诊记录:跟师笔记内容

王仁英,女,58岁。血压180/95mmHg,右侧肢体麻木20天,伴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失眠。舌红苔薄,脉象弦。

治法:平肝熄风、补益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炒枣仁15g7剂,水煎服。

老师分析:《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历来认为“无风不作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发眩晕,故治疗眩晕应平肝息风;又“无痰不作眩”,脾虚痰湿内生,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故治疗还应健脾化痰;另外肾虚精亏、髓海不足、上下俱虚也可导致眩晕。而脾虚痰阻、气机不利以及肾虚精亏、血行迟滞均可以导致瘀血内生、痹阻脑脉,导致眩晕,故治疗还应重视活血化瘀。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是治疗眩晕之名方。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肝息风之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和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在该方基础上加用葛根生津解痉,白术健脾化湿,泽泻淡渗利湿,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