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读书心得----读《医宗金鉴》太阴篇有感

太阴病有三类,一个叫经证,即脉浮、四肢烦痛,治疗用桂枝汤。一个叫脏证,即脾阳虚有寒证,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自利不渴,治疗用四逆辈。还有一种脾病,既不是寒证,也不是热证,而是脾脏本身的阴阳、气血不和出现的腹满时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虚则太阴,实则阳明”,太阴病大实痛者,故应用桂枝加大黄汤。太阴病还有一种湿热病。若脾阳健旺,与湿热之邪互相斗争,出现暴烦下利,湿热下利排出体外,这是一个作解的转机。《医宗金鉴》:“若自利不渴,则为里有寒,属阴也”。三阴病都有下利,自利而不渴(大便稀溏,因为中焦虚寒所以口淡不渴)是太阴(辨太阴下利的一个很重要的点),自利而渴是少阴(吃什么拉什么,口渴喜喝热水,少阴下利还伴有畏寒怕冷,腰膝冷痛,四肢不温,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白滑,脉沉微或脉微细等肾阳虚症状),下利口渴是阳明里热(下利臭秽,口渴喜喝冷水,同时伴有身热、烦躁、腹满痛拒按、苔黄燥、脉沉实等阳明实热内盛症状)。太阴病的常见症状:苔白滑腻,口淡不渴,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全身乏力,腹满,腹部疼痛时断时续(喜温喜按),大便稀溏,脉濡弱或沉迟缓等。陈修园:《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宜理中汤、丸主之;不愈,宜四逆辈。自利不渴是脾运化失常,寒湿下注,这是太阴脾脏虚寒证,"寒而温之",治疗用温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这里没有具体说用哪方,而是用四逆辈(理中汤、四逆汤一类),这是因为中焦虚寒(脾阳虚)下利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可发展到下焦虚寒(肾阳虚)下利,提醒医生在临证时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灵活选方。轻证用理中汤(丸),重一点的用附子理中汤(丸),更重的用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等加减。

临床中,有一些老年、体弱或做过手术的病人,表现为食欲差,腹胀满,打嗝,苔厚腻,伴随着或多或少的乏力症状,看似是活动减少,气郁食滞的实证,用一些行气导滞的药物。脉诊时脉象比较弱,有些人沉取都没有脉象了。读了《伤寒论》、《医宗金鉴》给了我提示,这类病人,是本虚,脾虚或脾阳虚,运化无力,出现了壅滞的症状,就像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临床运用时,要补其脾气,才有运化的动力。又如,有些患者胃中灼热,伴有腹胀,嗳腐吞酸、神疲、肢倦、便溏等,与李东垣提出的“饮食不节则胃痛,胃痛则气短,精神少,生大热”的理论是符合的。这种胃中灼热,是因为脾气虚不运,胃腑谷气停滞,而阴火内焚所致,它和胃阴虚而气不虚,胃中灼热,大便但结不溏,舌质干红瘦薄,脉象细数是同中有异的,必须用甘温才能除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