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女,68岁,“头晕、气短3年余”就诊,西医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为寻求中医治疗,遂来诊。现症见:精神疲倦,常感心悸,头晕,周身乏力,语言低微,咽痒,间或咳嗽气短,咳出白色泡沫状痰,活动后加重,双下肢轻微水肿,腹胀,纳眠差,大小便调。两颧偏红,舌淡红嫩,苔薄白,脉弦细,左寸脉弱,右寸上脉,双尺脉弱。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病、心衰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高血压、心力衰竭。
治法:益气养阴、祛痰逐瘀。
处方:枳壳5g,茯苓20g,蜜麻黄(炙麻黄)5g,细辛3g,熟附子10g(先煎),法半夏15g,干姜15g,泽泻30g,生山萸肉15g,麦冬30g,苍术10g,桂枝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炙甘草20g,吴茱萸5g,苦杏仁10g,防风10g,乌梅5g,柴胡10g,黄芩10g。
水煎服,共14剂,早晚1剂。
脉象分析:患者脉弦细,为津血亏虚,痰湿内困之象,左寸心脉较弱,心火衰微无法温暖脾土,水湿不运,故见肢肿、痰多;右寸上脉为虚火上炎,阴血亏虚无法敛阳,虚火灼肺,故见气促咳嗽。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仍有咳嗽,头晕,腹胀较前稍有好转,咽部仍有不适。舌淡嫩红,苔薄白,脉弦滑,左寸脉弱,右寸上脉,
原方去枳壳,加桑叶10g,桔梗10g,蜜百部10g,葶苈子10g。水煎内服,共14剂。
三诊:2020年1月15日
患者咽部已无不适,仍有活动后气促,时感心悸,纳一般,眠可,大小便调,舌淡嫩红,苔薄白,脉弦细,左寸脉弱,太阴脉显形。原方去蜜百部、葶苈子、柴胡、乌梅、黄芩,改炙甘草为20g,共14剂。
四诊:2020年2月7日
患者自觉乏力明显好转,咳嗽、腹胀减轻,活动后仍有气促,双下肢轻度水肿,畏寒,纳眠一般,大小便调,舌淡嫩红,苔薄白,脉滑,左寸脉弱,颧红消失。
原方加瞿麦10g,去防风、生山萸肉。水煎内服,共14剂,早晚1剂。
五诊:2020年3月14日
患者精神好转,自诉近期活动后已无明显气促,无头晕、心悸等不适,纳眠可,大小便调。舌淡嫩红,苔薄白,脉弦细。
方药:玉竹30g,麦冬10g,桂枝10g,乌梅10g,当归30g,防风10g,茯苓20g,蜜麻黄5g,细辛3g,熟附子10g(先煎),法半夏15g,干姜15g,泽泻30g,炙甘草20g,苦杏仁10g,吴茱萸10g,水煎内服,共14剂,早晚1剂。
【按语】
本例患者使用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以小柴胡汤合桂甘龙牡合麻黄细辛附子汤辨证加减,三方并进,以奏温阳化饮、益气养阴,和解枢机之功。该患者年老体衰,病程日久,耗伤心气,心气虚则血脉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停聚为瘀血,“血不利为水”,水饮内生;心阳馁弱,无法帮助脾之中土健运,使得后天气血化生乏源,不能充养五脏,则阳气阴血更虚,诸脏腑失于濡养而虚衰。脉弦细,为阴血亏虚,水饮内郁;左寸弱为心阳虚,两颧偏红为虚火上扰,右寸上脉为虚火灼烁肺金。痰瘀阻滞,脾虚生湿,瘀浊停肝,故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