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读书心得-经方的魅力

经方的魅力——学习黄煌经方的心得体会

黄煌教授是当下著名的经方学家,长期从事经方的研究、应用、推广工作,笔者有信拜其为师,多次跟师抄方,并学习了《中医十大类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相关书籍,收获颇丰。使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经方,应用经方。确实的体会到了经方的魅力。下面是我在学习黄煌经方过程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1.什么是经方?

经方是指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经典之方、经验之方,其核心特点是讲求实证。后世一些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虽非仲景所传之方,但临床疗效确凿,组方结构严谨,符合实证特点,亦当属经方之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实证主义的代表,书中所载之方非仲景独创,是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将之前数百年、数代人验之有效的方剂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收集整理而成。难能可贵的是仲景在编撰过程中没有加入自己主观的想象和推演,见是证用是方,从而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其客观性。正如岳美忠先生所证价的,“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的学术,直逼实验科学之堂奥”。正因为如此,《伤寒杂病论》流传近两千年,依然被奉为“方书之祖”,其所载之方又经过后世医家的反复实践,有效性、实用性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经方的临床验证过程虽然没有现代循征医学的规范、严谨,但数千年的时间,如此多的研究者,如此多的病案足以弥补其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粗放的、自发的循征过程。

2.经方医学是随证医学,不讲玄奥的理论

过去学习经方,总是感到晦涩难懂,但在黄煌老师的讲解中每个方证都变的如此生动通俗。如“温胆汤是心灵的橡皮”“黄脸婆综合征”“火美人体质”等生动形象的描素往往让人过耳不忘,记忆犹新。在他的讲解中每一个方证都代表了一种体质,都能让人看到一个鲜活的人物,黄师称之为“方人”。黄师所说的体质不仅是从生理角度讲,而且包含心理因素,是一种身心统一的人物特征,如林黛玉般的桂枝体质,眼大、表情丰富、敏感的半夏体质,羸瘦干枯的炙甘草汤证,上腹饱满、肩宽厚、颈短粗的大柴胡体质等等,生动形象、客观确切。在他的讲述中没有虚无玄奥的理论,没有只可意会的表述,有的是客观具体的指针,切切实实的证据。黄老师说经方是一种随证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是证,用是方,方人对应,直接而有效。按黄师的说法他的方法就是中医是的“截拳道”,没有花拳绣腿,但求实用有效。

3.望闻问切一个都不能少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医诊病就是一个枕头、三根指头。大多数医生(包括我)临证时,望闻问切都简化为问诊及望舌苔、切脉,没有全面的体格检查。跟师黄煌老师后才知道,中医不仅有体格检查,而且甚至比西医的体格检查更全面更细致。在黄师的诊疗过程中诊疗床、手电筒、秒表是必备的。望诊不只是看看舌苔,而是要在患者的体形、体态、步态、眼睛、咽喉、皮肤、毛发、爪甲、表情中找寻蛛丝马迹,如黄芪体质多体胖,桂枝体质多体瘦,半夏体质多眼大有神(半夏眼),柴胡体质多眼形细长(柴胡眼),大黄体质舌苔多坚老焦黄(大黄舌),防风通圣散证典型者可见黑毛大肚。切诊也不只是号脉,还包括腹诊等,腹诊往往对判断方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上腹部饱满、压痛往往是大柴胡汤证的关键点,左下腹压痛可为桂枝茯苓汤证加分,右下腹压痛者可为当归芍药散加分,有脐跳者可考虑建中、苓桂之类方剂。腿诊也是黄师的一大特色,黄师认为下肢位于最低处,由于重力原因,水湿瘀的病变下肢表现明显,故下肢对体质诊断很重要,而且腿部不象面部手部皮肤一样使用化状品,故此腿部皮肤更能反应真实情况。此外黄师还特别推崇朱莘农先生的咽诊,通过观察咽部粘膜充血与否,判断内热之轻重。每次观黄师诊治,如同神探断案,客观精细,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4.融合现代医学成果辨方证

虽然经方是古老而传统的,但它却是开放的,它并不排斥现代医学的成果。黄师曾说“就病名来说,中医固有的病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吸收利用现代的诊断,这是没有异议的”。 因此,黄师在使用经方诊治的过程中就大量的融合了现代医学的诊断、检查结果,使之成为辨方证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方人有不同的疾病谱,反过来所患的疾病也可以为方证的辨识加分,如胆道疾病、胰腺炎可以为大柴胡汤加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为柴归汤证加分,肥胖、脂肪肝等可以为五苓散证加分。这并不是辨病用药,而是将辨病纳入到经方辨证理论体系中,使之成为方证辨治过程中重要的参照因素,因此辨病是为辨证服务的。通过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客观、精细认识,能够提高我们对方证的认识,扩展方证的应用。比如甘草泻心汤证是治疗口腔溃疡的专方,黄师将其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虽是两个病,但其共通之处在于它们同属消化道粘膜的溃疡性病变,因此可以异病同治,所以甘草泻心汤的应用在结合了现代医学成果后有了新的思路,从而得到扩展。我觉得用黄老师的思路能更好的使现代科学的成果融入中医的辨证体系中,使传统的经方散发出现代的魅力,接受现代科学的滋养。这要比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评判、规范中医更有利于中医当下的发展。

5.尊重原方谨慎加减

黄师应用经方多用原方或合方,药物用量、服法谨遵仲景之意。黄师认为经方是古人上千年经验的总结,是通过数十代人反复推敲与验证的,结构严谨,简约朴实,轻易加减,反画蛇添足,恐失良效,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当慎之又慎。由于中药配伍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无法弄清其加减后的药理药效变化,所以,简单地根据单味中药药理来加减也有很大的盲目性,疗效反不及原方。因此学习经方应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在前人的遣方用药中寻找配方的基本规律,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只有继承才能有创新。中医要总结经验,使用原方无疑在方药层面上更容易控制,观察结果也更可靠。

6.诊疗过程中当显人文关怀

黄师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真挚诚恳。他时而倾听,时而劝导,患者不理解病情时他会耐心的讲解,患者流泪时他会递上一张面巾纸,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人文关怀。黄师常说经方是治人之方,医生治疗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病,在诊治的过程中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很多疾病不仅仅体现在生理上,而且体现在心理上。身心本是一体,五脏六腑皆有情感,精神不调则五脏六腑皆可为病,在当前高压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身心疾病更是常见,尤其是很多疑难杂症多属于此,调神当为首要之治。如高血压、冠心病、月经不调、睡眠障碍等常见病以及我们肾科常见的尿道综合征(本人为肾病科医生)还有大多数的所谓亚健康状态等都是存在有心理精神因素。病人来找医生看病需要得到安全感和希望,需要得到同情和安慰,医生的言语疏解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给了他们这些,很多疾病就好了一半了。所以做为一个好的医生不能只看到病而忽略人,要重视人的感受,体现人文关怀。

经方医学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但它是却是最实用、客观的部分,它追求实证的精神,使中医学回到实践医学、经验医学的原点上来,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并以实证的精神不断验证才能去似存真,使中医的精华从迷雾中重现。最后用黄煌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经方很好喝,经方很便宜,经方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