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验案--胃炎

从“不通则凉”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胃凉验案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癌前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机繁杂、难以治愈的特点,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王仁平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胃痛、胃胀、嗳气,且常常伴有胃凉。记录1例以胃胀伴胃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展现基于“不通则凉”治疗本病的中医临证思路,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展治疗本病的临证思路以提高疗效。

临床资料

一、病史资料

1.     一般信息潘某,男性,65岁,退休人员,河北人。

2.     病史主诉:间断胃胀伴胃凉5月余。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闷、胃凉,间断发作,症状时轻时重,惧怕寒冷刺激,食生冷之物即引发或加重胃脘胀闷,未予重视。4个月前症状加重,发作频繁,于当地中医诊所就诊,先后服用小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等药物1月余,初服症状缓解,继服不效,并出现口干、口苦、纳呆等症,故停药。于当地某三甲医院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中度萎缩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刻下症:胃脘胀闷,胃凉,遇寒冷刺激后加重,口干,口苦,时有胃中鸣响,偶有嗳气,矢气频,纳呆,寐可,大便日行1次,质黏,偏稀。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体格检查:腹外形无异常,腹软,触之胃脘部皮温低于正常,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麦氏点、双输尿管点无压痛,Murphy征(-),肝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约4次/min。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可达160/95mm Hg(1mm Hg=0.133kPa),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控制尚可。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家族中无相关疾病记载,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示:(贲门)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窦)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三、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

1.     中医诊断

胃痞(湿热中阻证)。

依据:患者以胃胀伴胃凉5月余为主诉来诊,刻下症以胃脘胀闷为主,辨为胃痞病。患者中老年男性,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脾胃难以运化,湿邪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发为胃胀并伴见胃中鸣响、嗳气、矢气频等,湿阻胃络,胃纳失司而纳呆,胃阳难以疏达温煦而发为胃凉,日久郁而化热而口苦,热灼津液而口干,湿热下注而见大便黏腻不爽,舌脉亦为湿热之象,辨证为湿热中阻。患者虽胃凉,但观其舌脉,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乃一派湿热之象,不似虚寒之证。再听其言服附子理中丸等反见口干口苦等症,进一步佐证此凉非虚,而是湿热阻滞气机,阳郁不达的四逆散类证。

2.     西医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依据:患者以胃胀伴胃凉5月余为主诉,病位在胃。查电子胃镜诊断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示:(贲门)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窦)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四、干预措施

初诊。处方:石菖蒲12g,郁金9g,豆蔻10g,石见穿10g,冬凌草15g,藤梨根20g,白花蛇舌草10g,炒僵蚕12g,醋香附20g,佛手15g,预知子15g,麸炒枳实15g,醋莪术6g,赤芍15g。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患者来诉胃脘胀闷减轻,胃凉稍减轻,口干口苦消失,仍偶有嗳气,矢气频,纳寐可,大便日行1次,质黏,不成形。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上方去醋莪术,加柴胡6g、黄芩6g,7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三诊。患者来诉胃脘痞闷明显减轻,胃凉减轻,偶有嗳气,矢气减轻,纳寐可,大便日行1次,质黏,不成形。舌黯红,苔白腻,脉弦滑。继服上方,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四诊。患者来诉胃脘胀闷基本消失,胃凉基本消失,嗳气消失,矢气消失,纳寐可,大便日行1次,不成形。舌黯红,苔白微腻,脉弦滑。上方加茯苓30g、白术6g,14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四、疗效转归

五、经中药口服治疗5周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为进一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继服中药,服药期间患者上述症状未复发。间断服药治疗半年后,患者复查胃镜,检查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轻度萎缩。

临证体会

胃凉指患者感觉上腹部(即胃脘部或胃口)发凉,惧怕寒凉刺激或食生冷之物即引起胃脘部胀满或疼痛不适,甚者触及胃脘部皮肤温度低于正常,可见于胃痞、胃脘痛等多种脾胃病证。历代医家对胃寒论述较多,而缺乏对胃凉的系统认识,因而多数医家认为胃凉、胃部怕冷即是胃寒,实则不然。《灵枢·论疾诊尺》记载:“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寒邪犯胃,凝涩血脉者为胃寒;《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记载:“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脾胃久虚,寒从中生者为胃寒。胃凉日久不愈,耗伤阳气,可致脾胃虚寒而转为胃寒。较之胃寒,胃凉程度更轻,病机涵盖范围更广,既有阳气不通之凉,又有阳气不荣之凉。

王仁平教授认为,气机郁滞,阳郁不达,胃脘失于温煦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胃凉的基本病机,湿阻中焦、胃络瘀阻、胃热炽盛等均可导致胃腑气机郁滞而成胃凉。正如《温热论》所言:“湿胜则阳微也”,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易伤阳气,故而胃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久,易久病入络,《临证指南医案》有“数月久延,气分已入血分”,胃络乃传输气血之通路,胃络受损,阻碍胃阳通达而易出现胃凉。无论何种病邪郁滞气机、阻碍胃络而发为胃凉,均为不通之症,故刘启泉教授提出“不通则凉,通则不凉”,正如本案所示,临证以清热化湿等“通法”论治胃凉,效若桴鼓。本案患者主以胃胀伴胃凉来诊,胃脘痞闷、胃凉似寒冰于胃中是其主要症状,看似一派寒象,服用小建中汤、附子理中丸后反见口干、口苦、纳呆等症,再观舌脉,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毫无虚象,此时舍症从脉,再详寻病机可知,此寒非寒邪,而是湿热阻滞中焦,胃络不能通达阳气而致的“真热假寒”。初服温热之品,似“水中投火”,可暖一时,再服则助热伤津,滋腻碍胃,并发他症,故见口干、口苦、纳呆。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故胃脘痞闷不舒,纳运失常故见便溏便黏,肝欲疏泄其壅滞而不得,故见嗳气、矢气频。中医辨证为胃痞(湿热中阻证),治以清热化湿调中。方中石菖蒲、郁金芳香化湿醒脾,石菖蒲辛散温燥,祛脾胃湿浊之气,郁金辛散苦泄入气分,使温化而无伤阴之弊,豆蔻辛温行气以助化湿醒脾。三药合用,治病求本,抓住主病机,使湿浊化,胃络通,通而不凉。石见穿、冬凌草、藤梨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虽苦寒而无败胃之弊,其中石见穿、藤梨根还可除湿散结,再加炒僵蚕化痰散结,三者合用有“截断”之势,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恰到好处。香附疏肝解郁,佛手、预知子疏肝理气,麸炒枳实行气消痞,醋莪术、赤芍活血,使血行气亦行,共助肝疏泄有功,脾胃升降得宜,使湿热得以清化。

有研究表明,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法可显著增加患者胃黏膜血灌注量,修复胃黏膜损伤。合理配伍化湿药与活血药可通过加强胃黏膜血流灌注,增加胃部的能量供给,从而改善胃凉,修复萎缩。二诊时患者高兴来诉“从前胃凉之感似寒冰于胃中久久不化,现在感觉寒冰开始慢慢融化了”,恐莪术久用有破血伤血之弊,故去之,再酌加柴胡、黄芩,取小柴胡汤之义,和解少阳以助病愈。三诊时症状已减半,效不更方,继服7剂。四诊时患者症状近乎消失,仍便溏,此时湿热已去十之八九,当考虑脾胃伤后有虚,加茯苓、白术以健脾和胃,扶助脾胃正气。

李璇璇

20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