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望 诊 感 悟

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四者无谓孰好孰坏,但我认为,既然“望”在四诊中排行于首位,一定有它的理由。书上是这样定义望诊的:“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称为望诊。”我的理解是,从病人踏进医生的视觉范围开始,医生便开始对病人进行会诊,由此看来,“望”居首位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大概是“望”是医生对病人进行辨证,获取信息的第一步。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而言,更是繁多而深奥,下面我讲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望诊课程中对其中四部分的内容的有感。

一、学望神之悟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精神。而望神的临床意义表现在能了解人体精气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其重点在于目光。试着先抛开那些引经据典的理论,就单单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去理解,通过对人的目光确实是能反映出自身的精神状况。如:有的人,活泼开朗,精神充沛,目光“炯炯有神”,此谓“得神”;有的人,目无精彩,眼神呆滞,卧床的病人甚则言语动作,眼神暗淡无光,此谓“失神”;有的人,在奄奄一息之际,突然“残灯复明”“回光返照”,此谓假神……从中,我领会到,学习中医诊断,参考经典古籍当然是必须的,但也应该学会把书本上的看似“玄乎”的道理代进日常生活中,甚至能从现在电影电视等媒体中获取相关的资讯,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有更深的认识。

二、学望色之悟   肝心脾肺肾,青赤黄白黑。本以为这都是直白的,彼此没有干涉的。肝病只显青,心病只显赤…直到在学习望色的过程中,我又有了新的领会。通过病色交错可断病之顺逆吉凶,色生病为相生之顺,病生色为相生之逆,病克色为凶中之顺,色克病为凶中之逆。这样的交错,叫我迷惑了许久,也令我感悟到了五行五脏五色之间,除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以外,还有不可忽略的病色交错关系,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窥视一角,应该注意五行五脏五色等等的相互联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学望形态之悟   望形态主要观察患者形体的、肢体、体型等情况,由此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阴阳邪正的消长,以及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以胖瘦为例,综述胖人每易聚湿生痰,易患中风暴厥之症;瘦人多阴虚不足,内有虚火,易患痨嗽。当然这也只是普遍而言,胖人也会患痨嗽,瘦人也有中风暴阙的可能性。但是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形体对不同疾病的易感受性。在诊病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好好运用这一普遍规律,使之能作为指导诊断方向的参考。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这并不是绝对正确的理论依据,在诊断上,我们还是必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实实在在地诊断。

四、学望舌之悟   作为中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病方法,舌诊的内容在望诊中占有着最大的比重。由于舌的结构和脏腑气血经络有密切的联系,舌诊成为了中医辨证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察舌质重在辨正气的虚实,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深浅。对我而言,舌诊难在把舌质和舌苔综合起来的分析辨证,即使掌握好舌质和舌苔各自的病态所对应的病因病机,但是当把两者综合起来,便会察觉,并不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尤其是当遇到舌质舌苔两者所对应的主证相矛盾时,或许需要分辨营分气分,内伤外伤……从中凸显出中医的灵活性,以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自我感觉还是没有领会到旨意,在舌质舌苔综合分析的这个层面上,还需要我细细地去琢磨。通过往后的进一步学习,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做到灵活运用。

以上是我在学习望诊的过程中,对其中的4部分的内容的小小的心得体会。通过梳理自己的思路、感悟,我更加体会到在消化汲取的知识时,对知识、学习方法、效果进行反思的重要性。希望自己在今后的中医求学之路中,能悟出越来越多的道理,把自己每次反思后的小小心得积攒起来,日后在临床上能有所发挥。

 

心内三科 李霞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