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平名中医工作室

王宁宁-医案3

2022.1

杜某,男,62岁

患者半年前突然胸痛,出汗晕厥,速送某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休克。经抢救治疗,心肌梗塞治愈出院,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近两周病情加重,夜间经常憋醒,需坐起,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白,脉沉细数,血压130/8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胸痹心悸。

立法: 益气温阳,养心复脉。

方用:党参24克、茯苓24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川附片9克、玉竹18克、麦冬9克、柏子仁9克、五味子12克、生姜12克、白术18克、川芎18克、红花9克、菖蒲12克、炙甘草9克、生牡蛎30克

二诊:服上药6剂,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近二天夜间无憋醒。仍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上方加生黄芪30克继服。

三诊:服药后,夜间未再憋醒,无咳嗽,出汗明显减少。活动量有增加。快走劳累时仍有轻度胸闷,气短,未发生心绞痛。睡眠少。舌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20/70毫米汞柱。方用:党参24克、生黄芪24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川附片6克、玉竹18克、麦冬9克、柏子仁9克、白术18克、五味子12克、川芎18克、红花9克、丹参18克、远志9克、萆薢12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9克、人参粉1克、三七粉1克,后2味分2次冲服。

随访:服药后体力较前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活动量较前增加,一般无自觉不适,只劳累后仍有气短,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胖,苔薄白,血压100/70毫米汞柱。上方去川附片继服。

按:本例患者真心痛后正气已伤,心气虚,心血不足,致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夜为阴,心气不足故夜间病情更为加重,舌胖为气虚阳虚之象。舌质暗为血瘀之征,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养心之剂。人参、党参、黄芪益气;四物汤养血复脉; 桂枝、川附片温阳; 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 川芎、丹参、红花、三七活血通脉;菖蒲、远志行气祛瘀交通心肾; 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敛精气。